一些(大馬)廣東話的馬來文借詞
可以把這當作之前寫的那個借詞介紹文的續作。
由於以下部份借詞並沒有正式的漢字寫法,所以會以個人的「訛寫」取代,並以方括號標註。
「咑吧嚦」
讀音以粵語拼音1表示的話爲 daa6 baa3 lik1。這個詞借用自馬來文的 terbalik,爲「上下顛倒」的意思。
正式粵語爲「掉返轉頭」(粵語拼音:diu6 faan1 zyun3 tau4),雖然香港人似乎常以這個詞表達華語的「掉頭」(對應英語爲 turn around 或 turn back)之意,但(至少我家鄉的)馬來西亞人用「掉返轉頭」這個詞比較常是要2表達「倒轉」(對應英語爲 invert)的意思。
馬打
這個倒是有比較約定俗成的漢字寫法。讀音以粵語拼音表示的話爲 ma3 daa1,借用自馬來文的 mata。去查字典的話你會找到 mata 是「眼睛」的意思,不過這並不是「馬打」的實際字義。其實這個借詞的字義取自馬來文的 mata-mata,是「警察」的意思啦。
基本上就是先借用、再(暴力地)簡化,然後把音讀得比較「有廣東話的感覺」XD。
巴剎
一樣有比較正式的漢字寫法。讀音的粵語拼音寫法爲 baa1 sak1,借用自馬來文的 pasar3,用臺灣華語來講的話就是「市集」的意思。

馬來西亞巴剎示意圖(Photo by Kelvin Zyteng on Unsplash)
「嘥央」
讀音用粵語拼音表示的話爲 sai1 jang1,但正式粵語並沒有讀作 jang(音同英文的 young)的字!借用自馬來文 sayang。這個馬來文字意思有很多,但這裡取其「好可惜!」的含義。
不過實際上這個借詞的用法通常爲表示「浪費」,剛好對應正式粵語的「嘥」(粵語拼音:saai1)。新馬福建話也有同樣語源的借詞「沙央」(讀作 sa-iang),在馬來西亞(檳城)福建話中取「關愛」之意,而新加坡福建話則同樣取「可惜了」之意。
-
這個由香港中文大學建立的網站有粵語拼音的介紹與語音示範。 ↩︎
-
「比較常是要」爲「主要是」的馬來西亞華語講法,受粵語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