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
雖然譬喻法(Analogy)可以讓聽者或讀者聯想到他們可能覺得比較熟悉的生活情景,因而有助於清楚地解釋事物與表達觀點,但是譬喻法終究只是一個輔助工具,如果觀點本身在邏輯或合理性上站不住腳,即使譬喻用得多「玄妙」也無補於事。
不過由於譬喻法本身太生動了,很容易將人給糊弄過去,所以這個手法很常被人濫用,以華麗的詞語來掩飾自己空洞甚至錯漏百出的觀點。
隨便列出幾個使用譬喻法的句子好了:
- 腦中只有槌子的人,看別人時只會看到釘子。
- 麵包吃久了,總是會有想吃飯的感覺。
- 肚子裡有一堆墨水,不代表一定能夠吐出象牙。
如果你覺得上面那些句子有表達什麼的話,那你就錯了。它們都是我亂想出來的,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因此當聽到或讀到有人使用譬喻法,尤其是其頻繁程度已達到不尋常的地步時,請務必多加留意,並透過分析說過或寫過的前後文來判斷那個人的論點是否實在,那些譬喻手法是否只是用來包裝自己的遮羞布。
什麼?我剛才也使用了譬喻法?那麼,也許可以把這當作訓練你判斷能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