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rt of Murder
Got recommended this gem, and oh boy did it make MANY cultural references! They are ALL OVER the places, but they are done well, tasteful indeed!
沙茶與 satay
很多人都以為「沙茶醬」是源自臺灣的產物,但這其實是源自東南亞的食材啊!
馬來西亞人想必對國民美食「沙爹」(satay/sate)很熟悉吧。但稍微比較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沙爹」(華語發音)其實就是「沙茶」的福建話(臺語)發音啊!
Gumball 與性平
https://www.deviantart.com/blehmaster7/art/Macho-Macho-Man-792777411
愛死《阿甘妙世界》(The Amazing World of Gumball)了。他們總是能把一些很重要的價值觀以卡通的形式直白、不複雜化地表現出來。阿甘(Gumball)和佩佩(Penny)的互動就是一個表達女性主義/性別平等的好例子。
身為男性的阿甘即使有一刻想要以 toxic masculinity 式的倔強來勉強自己,但最終他還是可以盡情地展現他懦弱膽怯的一面;身為女性的佩佩也可以成為阿甘的臂膀。相互扶持、相互尊重。就是這麼地簡單直接。
在這個性平運動已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理論」搞得烏煙瘴氣的此刻,這個世界更需要像《阿甘妙世界》那樣傳達正向價值觀的管道。
不需要刻意扯什麼 woke、inclusive、pride 之類的名詞,這樣就夠了。既老少咸宜、不拉仇恨,也發人省思。
(我知道這是二創作品,但該條漫裡的角色表現我認爲依然是忠實於官方原作的。)
2025 年 10 月 13 日補充:例如可以收看第四季的 The Romantic(阿甘的浪漫)一集中阿甘與佩佩的互動。
關於創作與執行:寫文章
讀到 Wiwi 部落格這篇文章的這一段有感。
寫文章也是一樣。雖然語言技巧、文法、詞彙、結構等等的技術面是很有用的,但實務上對於這些技術的需求並不總是很高。
關鍵在於擁有獨特的觀點和洞見。就算只使用很直白、簡單的文字,也可以寫出有深刻意義的文章。
很同意啊,重要的是表達出來的觀點,而不是堆砌得不明所以的詞藻。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似乎本末倒置,對一篇好文章的判定標準變成了詞藻堆得夠不夠浮誇,而不是它所要表達的含義是否有價值,甚至是紮實與否(看看中國高考的所謂「優秀作文」就知道了)。
觀點是跨越語言的資產,不是光靠一堆天花亂墜的用字遣詞就能形成。一篇真正有價值的文章,就算以極淺白的用詞被翻譯成另一個語言也不會失去其價值。
Candy Crush Saga 新原聲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OLAK5uy_mdauZbaUgyp0cJISAZ5sJlzBnyvlSh3x4
新版(2022 年起)的 Candy Crush Saga 官方遊戲原聲帶!這當作學習用音樂還滿不錯的。
作曲家是 Sebastian Aav,和 Candy Crush Soda Saga 的作曲家不同人,聽起來是現場錄音和電腦合成音效的結合。
然後這首名叫 Candy Caravan Escapade 的遊戲主畫面(關卡選擇)音樂的 1 分 05 秒部份,因爲使用了那經典的 IV-V-iii7-vi (4536,其中 3 爲屬和弦)和弦進行(又稱「王道進行」),所以聽起來很日系 XD。
Finale 掛掉了
https://wiwi.blog/blog/finale-is-finalized
勁爆!Finale 打譜軟體(終究)要掛掉了!
我覺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日本的樂譜出版產業吧,因為他們樂譜常用的日本特有音符字型(music notation font)版權被鎖在 Finale 日本版裡啊!
主要是這兩個:
- https://elbsound.studio/music-font-comparison.php?font=Kousaku(Kousaku)
- https://elbsound.studio/music-font-comparison.php?font=Chaconne(Chaconne)
這很可惜欸,我很喜歡日本出版的樂譜主要也是因為他們使用的字型……
不懂他們會不會將該字型的版權釋出,投入 SMuFL 和 SIL Open Font License 的懷抱?
不過話說回來,那個只能在 DOS 上運行的 1980 年代製譜軟體 SCORE 至今已經死了十多年了,各大樂譜出版社現在還不是在用它?所以我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
Gumball 與廣東話
Post edited on 2025-10-16
《阿甘妙世界》(的英文原音)以搞笑但不冒犯的方式致敬粵語/香港文化的橋段:
第四季第四集《拉拉的世界》(The Others)中阿達(Darwin)用廣東話講「我們不會講廣東話」XD(相關影片):
我哋唔識得講廣東話!
— 阿達
第一季第一集(沒錯,最一開始的集數!)《DVD 兩光1事件》(The DVD)中阿達用不明所以但聽起來有點像廣東話的句子回應阿甘「會不會講中文?」的提問(相關影片):
唔知道怎樣 say 簡單的普通話,只有擁咗簡單的搞砸。 寧以購買補貼,但又不能大利。 無能。
(不知道怎樣講簡單的普通話,只懂一點簡單的字詞 [?],寧可購買補貼,但又不能大利 [???]。沒辦法 [?]。)
— 阿達;轉譯取自 u/Eppyhlton4573 on r/gumball subreddit(感謝這位 Reddit 鄉民的貢獻!)
而(目前我找到)廣東話用得最明顯的就是第四季第四十集《萬惡遙控器》(The Disaster)中阿甘(Gumball)和佩佩(Penny)因爲被切換成粵語聲道突然會講廣東話 XDDD(相關影片):
阿甘: Penny!有人玩咗我成日,而家就好似我呃緊你噉!(佩佩!有人玩了我一整天,現在就好像我在欺騙你那樣!)
佩佩:我知道你唔會呃我,不過,用呢個語言就好似同你鬧交咁啊,所以我而家好唔開心!(我知道你不會騙我,不過,用這個語音就好像跟你吵架那樣啊,所以我現在很不開心!)
阿甘:唔係啊 Penny,等等啊!(不是啊佩佩,等等啊!)
比其他卡通都還懂欸。不愧是英國人製作的卡通。
Gumball 與 Inside Out 2
看大家都在談論最近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中的新角色,但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其實《阿甘妙世界》在六年前已經製作過類似的角色?(雖然平心而論只有一分鐘左右而已)
Gumball 語錄
阿甘語錄(英文原版配音)。
幹,在 10 分 35 秒處、出自 The Internet (網路追追追)一集那阿甘不發一語踢鐵桶的一幕?之前我都看不懂,現在我才發現那是個埋得很深的英文成人梗(沒錯其他語言的配音都傳達不了這個精髓),因為「踢桶子」英文叫 kick the bucket,但它也是短語「死掉」的雙關!所以那可以被解讀為一個死亡威脅!我的天啊也太會埋梗了吧。
還有 4 分 01 秒處,“The bigger the bird, the sweeter the curd”(出自第六季 The Cringe「尷尬癌」),乍聽之下是幹話,但想特別歪的話也可以被解讀為一個(很糟糕的色色)成人梗(bird 是小鳥的意思,curd 是凝乳的意思,剩下的自行想像)XD。
結論:《阿甘妙世界》是個很會埋成人梗1的兒童卡通(確信)。
Gumball 現場舞台劇
https://thehoneycombers.com/singapore/event/amazing-world-gumball-takeover-live-show/
《阿甘妙世界》曾經在新加坡舉辦過現場舞台劇?!我之前都沒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