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與朋友維持有意義的聯繫
https://joelchrono.xyz/blog/on-keeping-up-with-friends-and-contacts/
之前讀到 Joel 寫的這篇文章,裡頭討論他作爲大人與朋友保持聯繫的方式與想法。其中,有兩點我自己也滿同意的:
- 將朋友的聯絡方式與重要資訊存在(離線)通訊錄中。「聯絡簿」這種東西,即使到了 2025 年的現在還是很好用。
- 網路技術再發達,終究無法取代於三次元世界之中真實的人際交流。
對於我這個大學畢業不久、正處於步入大人階段的初期的人來說,與在不同人生階段中所建立的不同社交圈裡的朋友保持聯繫,將是一個只會變得愈加困難的挑戰,尤其是當自己和以前認識的朋友四散於世界各地,並且各自做各自的事情時。
我目前主要是獨自一人地生活,而出於我內向又不擅於與人交際的性格,我很多時候會認爲自己並不需要什麼社交聯繫,即使自己的生活圈只有我一個人也沒關係。但是,這終究只是自欺欺人:我內心仍然會萌生孤獨感、空虛感、失落感,並且渴求着來自他人的關心與陪伴。是,我固然有來自家人的關心(而我非常感激他們),不過能與家人聊得來的事情,始終和能與朋友聊得來的事情不同,而我內心難免會有許多想法和心情,是想要和一位能夠信任的朋友釋放出來、攤開來講的。
現今科技的發展使我們有很多與朋友保持聯絡的方式可供選擇,尤其是在相隔兩地的情況下。例如:
- 社群媒體(我個人認爲在 2025 年的今天非常沒用的方式)、
- 即時通訊軟體(有用且方便,但不太適合用於深度交流),
- 或是 old school 的電郵(在深度的文字交流方面很有用,但不大衆)等等。
不過,再多的科技工具,我覺得終究還是比不上最純粹的實體聚會與面對面談話。能夠克服物理上的隔閡、親眼見到朋友的模樣、親自和朋友共同做某件事、用自己的口說與肢體語言和朋友大聊特聊,才是能夠最有效、最有意義地消除孤獨感並獲取真正的內心充實的方式。
不過由於我之前將原本用於與中學朋友聯繫的社群媒體刪除了,所以基本上我和他們「失聯」了一段時間。這也導致他們後來無法,也不會主動聯繫我(這主要還得怪我自己,畢竟我沒告訴他們我目前身在何方)。那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內向得幾乎沒有主動提出過邀約的我,也得要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主動聯繫朋友,並且(情況允許的話)約他們實體見個面。
長大成人後,還能擁有能夠交心的朋友並且與之保持聯繫,已經是個值得謝天謝地的事情了。因此,趁我還有如此的朋友,我必須要以有意義的方式,好好珍惜這個羈絆。
延伸閱讀: